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Drugs》:男性痛风患者接受非布司他治疗后 并发性功能障碍的风险高于别嘌醇

2022-12-22   来源:风湿免疫科

痛风是一种以嘌呤代谢障碍,高尿酸血症为基础,导致关节和肾脏等全身多系统受累的炎症性免疫疾病。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征是单钠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内和关节周围沉积,急性发作时可引起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影响全世界约6~10亿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截至目前高尿酸血症患者约有1.4亿人,痛风患者超过1000万人。痛风除了影响关节以外,也与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性功能障碍发生有关。痛风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尿酸水平,降尿酸药物——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别嘌醇从1965年就在临床上开始使用,而非布司他在2008年才由美国FDA批准在痛风患者使用。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偶然发现男性患者应用非布司他可能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相关,而在全球生育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研究痛风治疗药物对于性功能的影响是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关心的问题。

该研究从全球联合健康研究网络数据库1亿多名患者中,筛选、构建和匹配了非布司他组和别嘌醇两组队列,并对49个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的可能潜在相关的因素,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和校正偏倚,分析了男性患者初始应用上述两类降尿酸药物1年内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人数和相关风险。我们研究发现,与别嘌醇相比,在所有19岁以上男性患者中,应用非布司他发生勃起功能障碍风险显著升高(HR = 1.354,95% CI = 1.003-1.829,p = 0.047)(图1)。年龄亚组分析显示在19至64岁的痛风患者中,非布司他组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别嘌醇组(HR=2.002,95% CI=1.282-3.126,p = 0.001)(图2)。在65岁以上的痛风患者中,别嘌醇组和非布司他组的勃起功能障碍风险未发现显着差异。


上述结果表明,在部分男性痛风患者中降尿酸药物非布司他较别嘌醇可能与更高的勃起功能障碍发生风险相关,但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尚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证实。总之,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主动询问和评估  患者是否属于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高危人群,以供进行痛风药物治疗选择。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戴生明主任医师、台湾中山医科大学魏正宗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童强副主任医师、杜宇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作者简介

戴生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已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项、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等研究项目。

童强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博士毕业于英国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发表SCI论文16篇(通讯作者单篇引用次数大于600次) ,长期致力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关节炎的诊治和研究。

杜宇医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方向:炎症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上一篇:【医院新闻】我院药剂科郭澄主任荣获 全国医院品管圈联盟十周年工作推进先进个人荣誉 下一篇:【医院新闻】20年栉风沐雨,20年砥砺前行 ——我院成功举办上海西部肾脏病学组成立20周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