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第四次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会上表彰了全国对口援藏先进个人。我院骨科副主任张伟同志荣获“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称号。
临危受命:“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让我上!”
时间回到2015年8月,我院接到通知,需要从重点学科骨科紧急选派一名医生参加第一批“组团式”卫生援藏,8月底就要进藏。面对这一光荣而艰苦的任务,张伟医生主动请缨,他说:“我有过26年军龄,是一名有着24年党龄的老党员,值得组织信赖。我参加过援疆和四川抗震救灾任务,有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艰苦条件下开展工作的经验,没有人比我更合适承担这次的援藏任务!”。最后他用一句军营常用的铿锵用语“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让我上!”彻底说服了院领导和全体同事,成为第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奔赴雪域高原,踏上了他的援藏之路……
医疗为先:“拖辫子”的援藏医生
在海拔3850米的西藏日喀则,空气稀薄,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尤为艰难,在这种条件下开展复杂手术,不仅会因耗氧激增而对医生身体造成很大负担甚至危险,还会因为医生需要间断吸氧而增加病人术后感染的风险。面对困难和挑战,张伟医生没有退缩,而是主动思考,从电视播音员戴在胸前的小蜜蜂麦克风获得灵感,用一根加长氧气管从耳朵上方绕到颈后,像病人一样将氧气管的一头套在鼻孔里然后贴身垂下,另一头则和病人的氧气管接到同一个钢瓶,两人就这样吸着同一个钢瓶里的氧气,共同与病魔战斗。就是在这样有限的条件里创造出来的“小发明”,让他完成了后藏历史上第一台髋关节置换手术、第一台骨盆髋臼骨折手术等。在藏一年里,张伟医生共开展填补当地历史空白的新手术新技术22项,为日喀则地区甚至整个后藏地区的骨科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位拖着一根长长氧气管的手术医生形象也被当地百姓所记住,“辫子医生”的称呼也慢慢被传颂开了。
“用我倒下三天,换他站立一辈子,值了!”
这是一场全院动员的硬战!米玛多吉院长说:“张主任,虽然我们完全没有经验,但我们集全院之力保障,你可以直接调动任何资源!”一位高处坠落发生颈椎严重骨折脱位伴有高位截瘫的重伤病人,让日喀则人民医院整个急诊室的医护人员的心都揪了起来。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这是在西藏历史上还没有开展过的特大型手术。当时,开展手术的条件并不具备,无论是医疗设施,还是援藏医生的身体承受力。但如果不开展手术,等待病人的就是终生瘫痪甚至死亡!在家属、群众和医院同事的惊慌、焦急、担忧、期待等各种眼神的交织下,张伟医生语气坚定地说:“这个手术我来做!”没有适合颈椎前后路手术的手术床,他就和同事一起现场拼凑组装!麻醉科和ICU没有相应的术中管理和术后看护的经验,他就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远程求教现场学!甚至连一个小小的垫枕,他都联系上海同事提供比例,由后勤人员手工制作!吸着氧气整整做了8个小时,手术成功了,他却累倒了,整整躺了三天才得以缓解。随访中看着行走如常的病人,张伟医生说:“用我倒下三天,换他站立一辈子,值了!”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对一位援藏人拥有坚定信念、非凡勇气和精湛技术的质朴写照。
科教并重,全面推进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除了医疗工作之外,张伟医生还在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全力推进,也创造了诸多“第一”。2016年,由张伟医生主持的研究项目“高海拔地区髋部骨折和股骨头坏死发生机制和适宜救治技术”获得西藏自治区重点科技项目立项资助,这个百万元级别的科研项目是第一项也是迄今唯一一项以“组团式”医疗援藏人员为负责人的自治区重点科技项目。张伟医生还认识到,仅仅靠自己和援藏医生们开展手术救治藏族同胞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更好地帮助当地医生提高技术水平更加紧迫,这也是中央提倡从“输血”到“造血”的援藏模式转变的重要性所在。他发起和主办了“首届西藏自治区骨科论坛和手术技术学习班”,这也是西藏历史上第一次全区性的骨科学术研讨和继续教育活动。张伟医生还先后应邀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藏军区总医院、武警总队医院等授课和进行手术,他不仅会为当地医生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个手术步骤和技巧,还亲自示范操作,他的无私和敬业不仅帮助李坛珠、冯祥等一大批带教对象成长为学科骨干,更为西藏骨科医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持续致力民族团结,架起沪藏之间的爱心桥梁
到日喀则盲童学校给孩子们讲课,也是张伟医生援藏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细心的他发现有不少肢体残疾的孩子,是可以通过手术予以治疗改善的。在盲童学校阿珍老师和援藏联络组的帮助下,张伟医生与大后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充分沟通后,将畸形很严重的藏族女孩卓玛送到上海,接受了慈善手术,术后肢体残疾明显改善,卓玛也恢复了自信和笑容。在返回上海后,张伟医生持续关注卓玛的情况,并及时安排卓玛再次到上海接受复查和第二次手术,并发动科室和自己家人妥善照顾卓玛和她的母亲。“一例爱心手术架起沪藏友谊的桥梁”被《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以“援藏精神”为引领,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在西藏工作一年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在高原艰苦环境下得到的身体磨炼和精神提升对自己的影响是永久的。”他常跟科室年轻医生这样说到。援藏归来短短几年,张伟医生在医疗、教学和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愈发努力,先后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重要项目资助,发表SCI论文16篇,主编(译)学术专著5部,申请专利10余项,3项实现转化,以第1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并荣获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健康科普引领人才、上海市健康科普杰出人物等多项人才计划和荣誉称号。
有人问他:在极其繁忙和高质量地完成临床诊治工作之余,短短几年取得这么多成果,是如何做到的?张伟医生的回答是:在西藏工作一年最大的收获是受到援藏精神的深深熏陶,并以此作为前行路上的永恒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藏时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以伟大的援藏精神为引领,就能时时自我提醒、自我鞭策和自我鼓励,不怕困难,不惧危险,奋勇争先,只争朝夕。“援藏精神的核心一条就是缺氧不缺精神,一代代援藏人在缺氧的高原都能鼓起精神建功立业,回到氧气充足的工作岗位,不应该更加精神百倍精力无限吗?我要用一生的努力来为我党伟大的援藏精神增添哪怕很小很小的一抹亮色!”张伟医生这样说。
张伟医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直面困难和勇于担当的不懈奋斗精神,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六院人“仁爱、诚信、敬业、创新”院训精神化作璀璨星光,照亮日喀则的角角落落,让生命之花在高原上绽放得更加灿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