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小指“罢工”五个月,我院手与修复重建外科医生实施小关节置换术重启手指活力

2025-04-14   来源:新闻晨报

“医生,我这小手指一碰就钻心地疼,连扣扣子都要女儿帮忙。”72岁的李阿姨(化名)颤抖着伸出左手,小指僵直肿胀,完全无法弯曲。这个看似微小的关节问题,却像一座大山压在李阿姨心头,连最基本的穿衣吃饭都成了折磨。2025年4月9日,我院手与修复重建外科周征兵副主任医师专家团队为其实施了小关节置换手术,解决了李阿姨的心头大患。

2024年9月底,一次意外摔伤,让李阿姨的左手小指关节脱位。在经过复位治疗后效果不佳,久之使得李阿姨的小指变得僵直肿胀,无法弯曲。“手指一点也动不了,做个家务什么都不方便。最关键的是疼,哪怕是提裤子时碰到一下就钻心地痛。”无奈之下,李阿姨在其女儿的陪伴下,慕名找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手与修复重建外科副主任医师周征兵。周征兵医生接诊后发现,患者小指近侧指间关节(PIP关节)已出现严重关节脱位,周围肌腱也有损伤,这才导致手指屈伸功能障碍以及疼痛感加剧。

据周征兵介绍,李阿姨的问题不仅是关节病变,还牵涉到肌腱软组织损伤,考虑到小关节的灵活度与稳定性,决定为她实施小关节重建置换术,来改善临床症状,恢复小指正常功能。小关节置换术有着创伤小、康复周期短等优势,但在结构复杂且狭小的手术空间里操作,难度堪比“微雕艺术”。一旦有分毫偏离,都可能影响到患者愈后的手指灵活度。

术中,周征兵副主任医师首先通过背侧入路精准暴露关节,随后切除畸形病损关节面并修整骨赘。在扩髓准备假体植入通道后,他精准植入人工关节,使其精密卡入指骨,完美复刻天然关节曲面,成为重启手指活力的“核心引擎”。术中X线显示,假体与指骨达到完美契合。

术后第二天,李阿姨的小指便可实现弯曲,手指活动度改善明显,一周后功能便可逐步进行屈伸指功能锻炼。针对后期康复,周征兵副主任医师建议李阿姨通过佩戴支具来维持稳定,并配合伸展、屈曲和力量等手指训练,逐步实现抓握、捏取的力量恢复。

小关节有着大功能,其作为人体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手指关节僵直多由外伤或是类风湿关节炎等导致,虽然它不会危及生命,但却像一只无形的枷锁,禁锢着患者的生活。正如周征兵医生所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治愈疾病,更是帮助患者找回生活的色彩。”不止生存,更是生活。我院手与修复重建外科始终致力于用精湛的医术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尊严。

除了创伤导致的骨关节损伤可以通过指关节的修复重建或关节置换恢复手部的外形和功能,另外对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导致的关节畸形、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小关节疾病,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结合手术修复来改善手部的外形和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周征兵主任团队与风湿免疫科戴生明主任团队合作对治疗疾病进行药物加手术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望造福更多的小关节疾病患者。

 

专家介绍

周征兵,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手与修复重建病区副主任。

SICOT中国部显微修复分会委员;亚太重建显微外科联盟中国部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委员;皮瓣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小关节学组委员;周围神经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医疗专家。

 

专业方向:严重创伤保肢、手部畸形矫正与小关节功能重建;断指(肢)再植、拇手指再造;骨缺损、骨坏死、骨感染的显微外科治疗;创伤后肢体功能重建与术后康复治疗;淋巴水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及功能重建。

 

出诊时间

骨科专病专家门诊(手部畸形矫正与肢体功能重建):周二上午 骨科大楼二楼12诊室

骨科专家门诊:周二下午 骨科大楼二楼12诊室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上一篇:【医院新闻】上海六院胃肠外科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方面实现多学科一体化管理 下一篇:【医院新闻】贾伟平教授当选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地区(IDF-WPR)候任主席!